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于1982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负责组织和协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5年设立环境化学博士点(后改为环境科学博士点),2000年获得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下设的实体机构包括环境科学系,由宋宇教授担任负责人,环境工程系由李振山副教授领导,环境管理系则由李文军教授掌管。此外,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胡敏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由叶文虎教授负责,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由倪晋仁教授担任负责人。
进入21世纪,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教育与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2002年,环境科学中心与城市与环境学系、技术物理系进行了整合,共同组建了环境学院,这一合并增强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教学资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丰富的专业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本科阶段,学院设有三个主修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环境管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硕士研究生阶段可选择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这三个专业,深化研究和专业知识的探索。
中关村北大街北京大学环境大楼。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二级学院,在中关村北大街北京大学环境大楼上课,北京大学在1972年创建我国最早的环境科学专业之一,包括环境化学分析、环境地学方向。
北京大学四大王牌专业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拓展知识:哲学专业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北大的哲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北京大学四大王牌专业如下:经济学: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经济学院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前50名。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法学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前50名。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地理学;1中国语言文学;1历史学;1考古学。
北京大学的王牌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西班牙语、地质学、核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学、阿拉伯语等。哲学:作为人文社科类的代表专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国内哲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哲学研究和教育人才。
北大王牌专业是法学、哲学、新闻学、经济学等。北大即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其专业实力是非常均衡的,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法学、哲学、新闻学和经济学等专业被誉为北大的王牌专业。这些专业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法学专业。
最好的是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类。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商管理专业。
清华大学:该校的经济管理学院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成立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提供与可持续发展和ESG相关的课程和项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提供包括企业社会责任(CSR)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相关课程,设有“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
ESG证书的含金量非常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CESGA证书:由欧洲金融分析师联合会EFFAS主办,在欧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CFA的ESG证书:这是一门全英文的证书课程,阅读材料篇幅较大,学习教材包含9章内容,共计500页。 SASB的FSA证书:由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举办。
法国ESG高等商学院在职研究生项目含金量较高,授予学位全球通用。了解招生详情后,有意愿报读且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自行准备材料,并根据具体办法进行入学资格审核。
SASB的FSA证书:SASB的FSA证书主要针对会计准则,但与会计专业无关。适合对ESG非财务信息披露有深入理解的考生。考试分为两个级别,考试费用相对较高,但备考资源丰富,包含教材,适合对ESG非财务披露有兴趣的考生。
国内ESG证书的含金量较高,它是专业机构对个人在ESG领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个人在环保、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能力的一种体现。 持有ESG证书的人通常被视为行业内的新兴力量,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实际案例表明,持有ESG证书的专家在企业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最新的科研工作中,潘懋教授专注于信息地质、3D GIS、灾害地质和石油地质的研究。他的代表性论著包括2003年与王勇合作的《多解析度八叉树数据结构理论探索与应用》,2004年与李铁锋合著的《灾害地质学》以及2005年与徐绘宏等人探讨的3D GIS应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构建方法。
潘懋,男,1954年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地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近三年来的代表性论著:潘懋,王勇等, 2003,多解析度八叉树数据结构理论探索与应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19(4),p37-41。潘懋,李铁锋,2004,灾害地质学(第2次印刷),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们的教学硬件已经今非昔比了”——李万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主任 作为北京大学大气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者,李万彪教授亲历了大气科学基地教学条件的飞跃,“大气科学是实验性最强的学科之一,为培养高质量的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必须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灾害地质学》潘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北京大学的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汇聚了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团队,其中包括在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
北京大学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科研队伍,依据其研究和实践的发展需求,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开放式的专家团队。这个团队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深圳地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他们长期致力于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如李贵才、曾辉、顾正江和吴健生等,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本地城市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贵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多篇(部),先后获得国际建协城市规划专项奖、国家级金奖、建设部勘察设计规划一等奖在内的各类科研奖励6项。
北京大学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涉及区域规划、概念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更新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等多个方向。
北京大学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不仅依托本院的专家力量,还与校本部的多个院系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城市与环境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和社会学系,共同推动学术交流的深化。